匠心裁春承古韵 謇影流芳跨山海 ——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“江海謇影流芳”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
日期:2025-09-03 08:32:09  发布人:jgxy  浏览量:0

今年暑期,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“江海謇影流芳”实践团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。他们以通派皮影与张謇精神为文化载体,跨越1500公里奔赴贵州,与当地蜡染、扎染等非遗技艺展开深度对话,共同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与发展路径。

实践伊始,团队走进通派皮影传承人汪虹宇的工作室,系统学习皮影制作“选皮、制皮、画稿、过稿、镂刻、敷彩、发汗熨平、缀结”八大工序,沉浸式体验其“薄如蝉翼、透若琉璃”的艺术特质。汪虹宇老师不仅演示了精湛的刻刀技艺,还展示了团队创新开发的皮影书签、首饰、摆件等一系列文创产品,并强调“非遗只有融入生活,才能真正传承下去”。同学们将这些文创作品带进南通护理院,老人们在亲手拼装中重温历史记忆;社区推广活动中,皮影艺术也再一次走进大众视野,焕发出现代活力。

团队自主创作了皮影戏《张謇求学》,以史料为基础,生动刻画张謇坎坷求学、坚韧奋进的历程。影人造型融合通派“五分脸”雕刻技法和江海纹样,在灯光流转间灵动演绎先贤风骨。演出不仅走进南通多个社区,更远赴贵州村寨,皮影艺术让张謇形象走出书本,成为可触可感的精神榜样。

跨越山海,一场关于“光影”与“印染”的非遗对话在黔贵大地生动展开。团队深入贵州,首站拜访了蜡染传承人吴老师。在充满蓝靛清香的工作室内,队员们演示了通派皮影的镂刻工艺与透光之美,吴老师则执起蜡刀,在素布上流畅勾勒蝴蝶纹样,并即兴创作以南通狼山为题材的蜡染作品。他感慨道:“你们以光影叙事,我们用色彩抒情,虽技艺不同,却都在用双手书写文化的温度。”

在蜡染技术研发中心,团队与杨老师、马老师等专家展开深度合作。联合文化宣讲会上,队员们展示皮影雕刻技艺与《张謇求学》的创作历程,邀请专家体验皮影操作。专家则系统讲解了蜡染天然染料的提取与固色技术,并展示了采用糯米花、虎杖等植物染料开发的彩色蜡染新品。

针对皮影传统染色中存在的固色难、周期长等问题,团队借鉴蜡染“防染”工艺,开展为期十天的技术攻坚。通过桑树皮提取物预处理皮料,运用“蜡封”分层染色技法,最终成功制作出首块融合蜡染技术的皮影作品——在灯光下既保留皮影通透特质,又融蕴蜡染的沉静之美。以此为基础,双方共同设计出系列文创产品,将南通地标、张謇形象与贵州纹样巧妙结合,真正让非遗融入日常,实现跨地域文化的互鉴共荣。

 

团队总结出一套“学习—感受—提炼—宣传—交流—创新—共享”的非遗活化路径,强调青年在连接传统与现代、地域与地域中的关键作用。队长熊毅表示:“我们不是非遗的拯救者,而是传统与现代的连接器。”

 

从江海平原到黔贵山川,通派皮影与蜡染的邂逅,不仅是技艺的互鉴,更是文明对话的生动实践。青年一代以创新之心、传承之志,让非遗之光跨越山海,照亮文化薪火相传之路。

(图文:李佳铭、熊毅    审核:黄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