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党支部每周一学”学习材料 (2023年9月20日)
日期:2023-09-20 09:43:44  发布人:jgxy  浏览量:56

同志们:

江苏省现有高校168所、在校生超过250万人、专任教师超过12万人,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全国7.2个百分点,是教育大省。全省高校拥有两院院士80人、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00多人,总量占到全国10%左右。进入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行列的高校数和学科数分别位居全国第二、第三。在这样一串亮眼的数字下,江苏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、做示范,高校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?开学前夕,江苏省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暑期培训班在南京举办,省委书记信长星亲自为全省的书记校长上了一课,提出江苏高校要深刻把握在“走在前、做示范”中的使命任务,更好地打造成“五地”。这“五地”,与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“四个走在前”、“四个新”高度契合,实际上是江苏高校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的任务书,是未来江苏高校建设应重点努力的方向。

本周,我们将学习信长星书记在培训班上的讲话内容。下面,让我们开始本周的学习吧!

一、理论学习

8月29日,江苏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暑期培训班在南京举办,省委书记信长星亲自到场讲了第一课。课上,信长星提出,江苏高校要深刻把握在“走在前、做示范”中的使命任务,更好地打造成“五地”。

1.培养创新人才的“主阵地”

信长星从世界强国的发展史讲起,阐述了教育强国、人才强国的基本逻辑。他说,面向未来,谁拥有一流人才,谁就拥有了发展的优势和主导权,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,要有更加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。

江苏高校要着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?信长星用“顶天立地”“铺天盖地”两个词作了概括。一方面,要更多引育“顶天立地”的高层次人才。信长星与大家分析,都说江苏科教人才资源丰富,但为什么还是感到人才不足?主要就是顶尖人才还不够多。他希望高校坚定培养大师的决心和信心,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要,着力造就具有交叉思维、复合能力、引领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、“高精尖缺”人才。另一方面,要更多培养“铺天盖地”的高技能人才。江苏制造业规模占全国13.7%、全球4%。信长星希望高校突出以教促产、以产助教、产教融合、产学合作,培养更多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,支撑制造强省建设。

2.重大科技突破的“策源地”

有统计显示,近十年来,江苏高校获得了全省50%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,承担了全省70%以上的基础研究、90%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在“祝融”探火、“羲和”逐日、“蛟龙”探海、“天和”遨游星辰等国之重器的背后,都有江苏高校的科研贡献。

信长星说,当前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、重塑全球经济结构,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也空前激烈。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,必须在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下大力气,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。他强调,这方面有三个关键点要把握好:基础研究、平台建设、成果转化。在基础研究上久久为功。要扎实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、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、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,以“十年磨一剑”的韧劲、“一辈子办成一件事”的执着,实现更多“从0到1”的突破。在平台建设上持续发力。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突破科学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“坚实底座”。要集中最核心的资源、集成最优势的力量,加强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建设,力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江苏高校落子布局。在成果转化上全面突破。把重点聚焦到科技成果转化上来,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,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、走向大市场、变为新动能。

3.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“传承地”

信长星与大家一起重温总书记考察江苏时的情景。总书记用“百步之内必有芳草”肯定江苏文化底蕴深厚,要求江苏勇担新的文化使命,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。信长星说,高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,在“探索新经验”上责无旁贷。

信长星与大家纵论古今,从中国最早的国家级学术研究机构“文学馆”“儒学馆”“玄学馆”“史学馆”诞生在南京,到近代以来,产生近代学术史上影响巨大的一个学派“学衡派”——信长星说,江苏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中一直有着重要地位。

信长星特别指出,在引进西方学术思想时,不忘本民族传统文化,这是江苏高校的优良学术渊源。在列举了南大老校长匡亚明先生主编《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》、南师大方向东教授和王锷教授历时16年整理出版的《五礼通考》点校本、苏州大学的江南文化和吴文化研究后,信长星说,可以列举的还有很多,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,江苏高校有历史、有传统、有基础、有优势。

信长星强调,江苏高校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、坚定文化自信、增强文化自觉,当好文化的传承者、创新者、传播者,努力推出更多富有时代精神、彰显中国气质、体现江苏底蕴的精品力作,讲好新时代发生在江苏大地上的“中国故事”。

4.社会善治良治的“赋能地”

大学校园一直被人们称为“象牙塔”,高校和社会治理有啥关系?这个数字也许能说明:2021年,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公布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,东南大学、南京农业大学、江南大学3所大学成功入选,这在全国入选的15所中占了不小的比重。

信长星说,高校知识密集、人才荟萃,在预判未来发展趋势上有独到眼光,在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上有独特优势。希望更多的高校全面融入江苏社会治理现代化大局,把问题当作时代的声音,为推动社会善治良治赋能增效。在专业研究上,围绕社会治理重大课题,扎实开展前瞻性、针对性、储备性理论和实践研究,努力形成研究成果。在智库服务上,多为全局性问题提供评估论证,多为现实性难题提供解决对策,多为趋势性问题提供前瞻性意见建议,当好 “最强外脑”。

5.对外交流交往的“新高地”

大家还清楚地记得,总书记对江苏高校两次回信的对象,一个是“走出去”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,另一个则是“走进来”的外国留学生,都和教育对外交流交往相关。 

信长星希望高校以更加开放、自信、主动的姿态,加快打造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高地,以开放促合作、促共赢、促发展,助力江苏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。更加积极地“引进来”,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全方位合作。更加自信地“走出去”。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和国际教育标准制定,更好地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、富有魅力的江苏。

   、视频学习

焦点访谈:厚植青年创新沃土(时长:15分钟)

https://tv.cctv.com/2023/06/21/VIDE6u5S0bEEp0siTKWyXmNx230621.shtml

专题研讨

请大家结合所学内容,立足自身岗位,谈一谈如何锚定打造“五地”的要求,把握职业教育规律,彰显职教特色,以“双高”建设为基础,聚力高质量发展,更多更好地培养“铺天盖地”的高技能人才,为全省“走在前、做示范”贡献职大力量。